革命烽火照娄城

发布者:党史发布时间:2021-04-27浏览次数:83

来源:苏州日报作者:顾志敏

江苏太仓博物馆四楼,太仓革命历史陈列馆,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组团来参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了太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革命斗争的历史瞬间。这一张张老照片,带领一批又一批参观的市民群众近距离感受那段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红色革命火种传入太仓,一批批革命先行者不惧艰险,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星星之火”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座娄城。

成立党支部撒播红色火种

1927年5月,江苏省四中高师科学生高炳泉,按照共青团江苏省委负责人华少峰的指示,回到太仓发展团员,筹建共青团太仓特支,这是太仓最早出现的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革命组织。共青团太仓特支积极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民党反动当局展开斗争,掩护革命同志,开展学生运动,直至1928年5月上旬行动暴露,组织的活动中断。

1939年7月,“江抗”东进时派党员朱慕陶到太仓开展工作。10月上旬,中共江南特委又派唐汉良、马超融前往太仓。朱慕陶、唐汉良、马超融3人建立的秘密党小组,是太仓地区最早的中共组织。

共青团太仓特别支部旧址

1939年秋冬,中共江南特委先后派中共党员杨志明、吕品生、孙学明到太仓农村开展工作。1940年4月,东路特委派出大批党员干部到太仓工作,建立中共太仓县工委,由杨志明任书记,在当地的抗日积极分子中培养和发展党员。

杨漕乡位于太仓最北边,当时又穷又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在日伪统治时期反动势力也比较薄弱。杨志明选择在此开展革命工作,发展了徐明德、徐大宝等6个党员,当年5月,太仓第一个党支部在杨漕乡草庙村成立,徐明德任书记。

太仓党组织建立后,注重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县委对新党员举办党训班,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以更好地发挥党员的作用。县委还抽调区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及地方骨干到常熟参加苏常太工委举办的党训班学习。

到1941年6月底,太仓党组织共发展党员20多名,建立了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党组织的建立,是太仓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太仓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入了抗日斗争的新阶段。

打响苏南反“清乡”第一仗

1941年2月,日军利用汪伪政府,对大江南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清乡”,并确定先南后北、分期“清乡”的步骤。1941年7月,日伪集结3000多人,开始对太仓地区“清乡”,分驻于城厢、支塘、沙溪、璜泾、浮桥、浏河等地。同时,在长江太仓段沿岸和太浏公路沿线构筑一条54公里长的封锁线。

在日伪实施“清乡”前,中共苏常太工委根据上级指示,把工作重心转入反“清乡”斗争。

1941年7月中旬,新四军五十五团一部和太仓县大队在方家桥打响苏南反“清乡”斗争第一仗

当时,在日伪封锁线内,反“清乡”主力部队五十五团仅6个连不到1000人,与敌人兵力相比,众寡悬殊。根据部署,五十五团政治处主任钟发宗率领七连从常熟前往太仓,与县党政机关40余人会合,开展武装反“清乡”斗争。

分析敌情后,钟发宗与太仓县委书记杨子清、县长郭曦晨等决定主动出击,由七连主攻,县大队配合阻击援敌,攻打浮桥镇方桥村日军据点。当夜,七连向方桥村日军据点发起攻击,新四军苏南反“清乡”斗争的第一仗正式打响。

战斗一度十分激烈艰苦,随着据点里的日军增加,再强攻于己不利,七连决定撤出战斗。次日一早,部队在转移途中多次受敌包围袭击,连长朱扣宝等被俘。突出重围后,七连仅存五六十人回到常熟根据地。

虽然七连在方桥村战斗损失较大,但此战发生在敌人自认为已控制的势力范围内,对日伪军震动极大,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打乱敌人的“清乡”部署。

方桥村战斗结束后,新四军主力部队撤走。但太仓军民面对强敌,坚持与敌周旋,就地开展斗争。

杨子清牺牲后,接任县委书记的翁曦带领县委、县政府干部到日伪据点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并镇压反动汉奸,震慑敌人、鼓舞群众;县大队在夜间打冷枪、摸敌哨,伏击敌人的巡逻队,转移敌人视线,掩护新四军主力安全转移。

全境解放古城浴火重生

1949年4月,国民党反动当局在长江防线崩溃之后妄图固守上海,在上海近郊布下重兵,昆山、太仓、嘉定等地成为上海守敌的第一道防线。

5月上旬,人民解放军抵达太仓境内,先后解放了璜泾全区和沙溪、双凤、浮桥等区的部分乡镇。5月初,太仓县委、县政府进驻沙溪镇办公。

5月12日,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昆山、太仓、嘉定3座县城发起进攻。当天上午,二十九军大部队抵达岳王、牌楼、浏河一线,在浏河南岸歼敌1个营,太仓县城守敌失去掎角之势。这支部队随后继续南下,向上海月浦挺进。同时,二十八军八十三师师长朱耀华率二四七、二四八团及华东军区警备八旅二十二团1个营的指战员,进抵毛家市一线。黄昏时分从毛家市出发,直逼太仓城。

当晚8时许,战斗打响。攻击江家坟敌堡的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碉堡,碉堡内敌人全部被活捉。从江家弄插向西亭子桥大街的部队,遇敌正在纵火,迅速将其包围发起攻击,全歼纵火之敌,并立即投入救火。进攻育婴堂敌人主碉堡的部队,在正面进行佯攻的同时,用机枪掩护尖刀班从侧面穿过铁丝网,越过交通沟,迂回到敌堡背后发起猛烈进攻。敌人机枪被炸,敌官兵或溃逃、或投降,战斗胜利结束。

扫清东郊镇的敌人之后,打开了进攻的道路。进攻东门的部队穿越东郊镇,直扑太仓东城门。解放军指挥员组织30人的突击队,爬到离城30米处,猛投手榴弹,然后趁着烟雾,冲上前去。东城门外战壕里的守敌顿时慌作一团,有的缩进城去,有的举手投降。

此刻,城里守军赶紧关闭城门,负隅顽抗。人民解放军派出爆破组炸开东城门。二四八团一营三连乘势率先从东门冲入城内。北门、西门的守敌获悉东城门已破,便纷纷弃城南逃。5月12日深夜11时,太仓全境解放。

5月13日上午,太仓县委、县政府机关进驻县城。县长浦太福发布告示,宣告太仓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古城太仓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1941年2月5日,太仓县政府成立大会在鹿河唐家宅召开

红色史迹

· 太仓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1940年,在党的领导下,当时的杨漕乡草庙村成立了太仓第一个党支部,开创了蓬勃的全民抗日新局面。

1992年,太仓市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在璜泾镇杨漕村建成。2011年3月,纪念馆重建,内设展馆、会议室、接待室、多功能报告厅等。

2018年,纪念馆完成升级改造后重新开馆,馆内增加了多功能影像墙以及互动环节,让参观者更好地融入太仓的革命历史。

· 唐家宅

位于雅鹿村的唐家宅三面环水,是太仓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会的召开地。修缮完成的唐家宅外部融入绿植、雕塑、门楼元素,再现了当年情景。内部通过图片、文字、历史物件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峥嵘岁月,激励后人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集聚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文图片由太仓市史志办公室提供)